许多人认为酒花多的是好酒,少的则质量较差;酒花消失得越快酒的度数越高。
通过酒花判断酒的质量靠不靠谱不敢确定,但是,通过酒花来辨别白酒的度数还是可以的。小编这就教给大家一个如何通过酒花来判断白酒度数的冷知识——“看花量度”,根据不同的酒花,分辨出酒的度数。
简单来说,因酒精浓度不同,酒液表面的张力不同,因而摇动酒瓶形成的酒花的大小、持留时间也不同。因此,酒花可以作为辨别白酒度数的一个参考。
酒花大如黄豆,整齐一致,清亮透明,消失极快,酒精含量在60%至75%。
酒花大小如绿豆、清亮透明、消失速度慢于大清花,酒度约在50至60%(v/v)。
酒花大小如米粒、互相重叠(可重叠二至三层)存留时间比较久,约2分钟,酒度在40~50%之间。
又称小花,形似云花,大小不一,大者如大米,小者如小米,存留时间与云花相似,酒度在15~40%之间。
酒花如小米的1/4,布满液面,大多为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珠,酒度在5%(v/v)时最明显。
有经验的酿酒师,在生产基酒时常以酒花大小、形态以及密集程度,当作是否达到标准的感官判断之一。不过对于“断花”之后又过了一些时间,酒师为准确起见,最后都会用酒精计认真复核并做好记录,果断要求“拉桶”,宣告这一甑酒“摘酒”完毕。再冒出来的酒水,都不再使用。温馨提示:当然,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酒花剂和增稠剂,因此酒花并不是判断酒度和酒质的唯一标准,也不能做到完全精确。这个小技能只是让大家在喝酒之时,能多一种小玩意,透过酒瓶,领悟到更深的“酒意”。下次喝酒时,别忘了试一试哦!